時間,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論文也不例外。

大概現在的研究生們,每個都正在抱頭燒著期末報告、專題報告與口試。論文的美好地方,似乎就是一直碰壁、不斷撞牆以及不斷自我毀滅所產生出來的。教授像是野獸般在後狂叫,學生一個字打也打不出來,大概沒聽懂教授所講的半句字眼,天花亂墜的像是不甘自己的事情一樣。我承認我的教授並沒有在後面狂叫,但我承認...論文的確是從不斷碰壁與墮落間生出來的。

大三的時候我修了一門課,叫做"植群調查與分析"。這門課是由我的指導老師開授,一班大概只有11個人左右。開學時曾經差點無法開課,是那種好不容易多了一個人修課,造成這門課開到讓我印象深刻。但是但是,若當時這門課開不起來,或許我也不會繼續做研究,所謂的鬥志怎麼用火在屁股燒,也點不起來。這門課並不輕鬆,除了課堂上聽不懂以外,每次上完課就要處理一大堆的資料。對於Excel不好的人來說,是挑戰自己的時間,而當時的我就是。我可以保證,大部分的大學生只會把Excel當作計算機使用,或是做做表格,如此而已。對於樞紐分析表、各項函數、或是工作表對照甚至是工作表,都還會有一種:「那是甚麼?」的表情。起初的課程,就是先讓我自己去搞動這些,接著在算算這個樣區內的植株密度阿、優勢度、等等一些基本運算。接著開始學到PCA、CA、DCA一堆很重要的多變量分析,但啥也搞不懂那到底是?最後又上到α diverstiy 以及β diversity,一整個已經模糊到了谷底。期末時,懶得寫報告,不想交報告,覺得報告太困難,因此就被當了。

這是我大學唯一一科被當的科目,而且還是被自己的指導教授當。

但你說我真的沒學到東西嗎?不,不是的。所學到的東西比其他死背硬背靠背的科目多很多。除了excel能力大增以外,分析資料與看資料的方式也跟著改變,開始有邏輯的去思考自己需要甚麼樣的資料,並且用手上現有的資料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(當時真的有這麼厲害嗎?我自己有點疑問了)。不過,無論怎樣,對我來說,那是一堂很重要的課,他告訴我去面對低分,告訴我選一堂危險的課比那些必過躺著過的課還要來的值得與重要。大學四年的學分費都不用錢,為什麼不用這些省下來的錢,多去找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課,或是有興趣的課?大一大二的時候常常會有學長姊推薦那些躺著過的課,但往往上完,過是過了,最後捻心自問「學到東西了嗎?」。沒有,一點也沒有。過眼雲煙如過客般,期中考期末考被地考的抄來的,全都還了。

那這樣高等教育還有甚麼用?

那門課至今已經有4年沒開了,我這屆是第一屆開,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次,未來...是不是還會開,我也不知道。但這堂課的意義,對我甚重。學習如何不把分數看得太重、學習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,學習自己去承擔風險。只有自己去做過一次,才會了解;只有自己去體驗一次,才會印象深刻。當我某一天失去熱誠的時候,我會記起這堂課給我的內涵,讓我更加努力去將事情完成,不再任信。

明天是嘉義大學的博士班推甄,我又為何要留在這個地方?熱誠...我好像還沒提到很多,到底為什麼自己要去做研究。但也該是去準備的時候,又留了一個未完結尾...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論文 時間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akon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